泰国电力消耗量2009年9月份续增2-3%
早在2012年,德力西电气便开始大力布局数字化发展,由外到内,从产品技术、供应链、客户服务、企业管理等维度进行了系统化的升级,为品牌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探索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出资建设能源供应系统和新能源发电项目,不仅帮助铸鸿锻造减轻了建设成本,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由此产生的收益也为两家企业提供了盈利空间。目前,国网江苏电力推出的这一评价体系已经获得地方政府的认可。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能源的需求又大相径庭。目前,国网江苏电力已在江苏省内成立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及13个属地分公司,更好的服务当地客户。为了求得综合能源服务的最大公约数,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瞄准省内重点企业,以标准体系建设挖掘企业用能痛点,以平台化运营推动不同市场主体间的优势互补,不断丰富综合能源服务内涵。一个个渗透至基层一线的服务节点如同一片片创新策源地,在探索技术应用的同时,推动业务创新。利用综合能源服务,实现电热冷气水多能源品种之间源网荷储用多供应环节有效协同正成为推动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不要小看了这些数据,这还只是简单的能源供应系统策略优化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让园区各个企业能源消费形成合力,园区整体能耗还可以大幅下降。2018年10月,由国家电网打造的江苏同里未来能源自由交换示范区建成投运,它涵盖能源供应、能源配置、能源消费、能源服务四大类共15项国际领先的创新示范项目,不仅能实时监测光伏等能源生产设备的运转状况,更能根据用能情况高效调度压缩空气等储能设备等进行能源的存储与消纳,不仅确保能源的平稳供给,更大幅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2019年5月10日,美国将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10%上调至25%。
下半年电力增长研判下半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国家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逐步显现,工业生产企稳回升态势增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有所回升。合理规划新增电源、电网建设,弥补华北、华东等地区电力需求缺口。并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有效启动农村市场。由于集中式电供暖经济性较低、地方政府支持政策较少,推广较为缓慢,电供暖以分散式电供暖为主。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年08期,作者吴鹏、张春成、张莉莉、李江涛供职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明确了煤改电目标任务,并详细制定了配套电网建设规模和计划,提出:2018~2020年,重点区域公司经营区内共计528.5万户居民、2.4万个村、0.7万个企事业单位实施电供暖改造,新增供暖面积4.6亿平方米。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2019年1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大力推动乡村电气化,促进乡村能源生产和消费升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印发了《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乡村电气化的意见》。到2022年,在农产品种植、加工、乡村旅游等方面建成一批电气化试点示范工程。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仍任重道远,加快电源侧清洁替代和用户侧的电能替代是重要举措。
下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升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平稳增长,增速为3.4%,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汾渭平原城市73.8万户居民、0.5万个村、0.05万个企事业单位实施电供暖改造,新增供暖面积0.5亿平方米。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下降是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
对电能替代而言,要聚焦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活用电等领域,加大电锅炉、电窑炉、电动汽车、港口岸电、农业电气化、家庭电气化等推广力度,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优化电采暖技术路径,加快推进电能替代与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分地区看,西南、华中、华东7月份受持续降雨影响气温偏低,全月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少。采取具体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
其中,2+26城市454.7万户居民、1.9万个村、0.6万个企事业单位实施电供暖改造,新增供暖面积4.1亿平方米。至2020年,重点区域煤改电清洁替代电量达到456亿千瓦时,可累计减少散烧煤消耗25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10万吨,累计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污染物1430万吨,PM2.5约40万吨。上半年,第二产业对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2.6%,同比下降1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对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5%、27.0%,同比分别上升6.1、7.9个百分点。电能替代影响分析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工作。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074万千瓦,同比减少1194万千瓦,主要由于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减少1417万千瓦,其中58.4%的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仍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主要部分。从国网经营区域来看,二季度尤其是5月份中美经贸摩擦加剧,业扩净增容量大幅下滑。
建议一是加强全国及分地区、分部门及重点行业用电数据分析,服务政府决策及行业发展。建议一是加快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合理安排运输,电厂提前增补库存,进一步增强燃料供应保障能力。
及时、准确的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是中央及时出台调控政策基础。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源革命、电力市场改革、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深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环保压力、技术条件等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从清洁取暖推进情况来看,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实施情况整体良好,超过规划预期。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分析电力数据,对支撑经济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大数据手段密切跟踪挖掘用电数据,反映内外部因素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煤改电三年攻坚方案(2018-2020年)》提出的目标,2019年将推进重点区域184万户居民、0.8万个村、0.07万个企事业单位实施电供暖改造,新增供暖面积1.6亿平方米。随着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对我国用电量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深。推动建立80个全电化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打造1000个能源消费电气化示范村镇和全电景区。
助力海产品电加热育种示范基地试点建设,推动建设100座电孵化室。其中,电供暖面积增长较快,完成情况良好,可再生能源供暖推进较慢。
非化石能源发电增长12.6%,增速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水电、核电、风电及太阳能发电同比分别增长11.8%、23.1%%11.5及29.1%。上半年电力行业运行特征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平稳增长,增速明显下降
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测算,7月份全国降温电量同比减少9.5%,降幅同比扩大,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有所降低。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等一系列政策积极推进电能替代的有效实施,规划对电采暖目标、推进策略、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到2021年带动新增电量消费1100亿千瓦时。
从7月份来看,全国平均气温22.1℃,同比下降0.8℃。有关建议结合上半年电力行业运行情况及下半年走势分析,有以下问题需持续关注: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全力以赴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上半年,第二产业用电增速为3.1%,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下降是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电能替代影响分析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聚焦做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工作。
其中重庆、四川、江西、湖南降温电量降幅超过30%,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降温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降低超过5个百分点。从国网经营区域来看,二季度尤其是5月份中美经贸摩擦加剧,业扩净增容量大幅下滑。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煤改电三年攻坚方案(2018-2020年)》提出的目标,2019年将推进重点区域184万户居民、0.8万个村、0.07万个企事业单位实施电供暖改造,新增供暖面积1.6亿平方米。用电结构持续优化,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民生用电需求不断释放。
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显著下降,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增长贡献率大幅上升。用电数据监测分析及预警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评论列表